眼下正值秋收关键期,在黔西南州晴隆县的田野中,各类现代化农机正在作业,帮助农户节省人力与时间,并降低种植成本,传统农耕模式逐渐被机械化作业取代。
光照镇孟寨村农户在收割水稻。(图/晴隆县融媒体中心)
在光照镇孟寨村陈庄坝子,水稻收割机完成稻穗切割、脱粒、清选后,稻谷直接进入粮箱。相比以往人工割稻、打谷,这种方式减少了抢收赶种的忙碌,也降低了收割成本。孟寨村村民郑登虎说:“五亩田,今年用机器收,只花了两个多小时。自家人工收要半个月,节省了一千五百多块钱。”
安谷乡鹅猫坪机械收割玉米。(图/晴隆县融媒体中心)
在安谷乡鹅猫坪,玉米收割机沿田垄行进,摘下玉米棒并剥去外壳,同时将玉米秆和壳粉碎后撒回田间。这一方式省去了人工掰玉米、剥壳和除草环节,碎秆还可作肥料使用。安谷村村民梅昌林表示:“用机械收玉米,十五六亩地三天就能收完。人工收需要半个月。机械更省时省力。”
据了解,今年晴隆县水稻种植面积约3.6万亩,玉米种植面积14万亩。随着机械化作业推广,全县水稻、玉米机械化收割率显著提高,为农户节省了人力成本,并通过秸秆还田,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支持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允凤
编辑 宋洁
二审 张恒
三审 许邵庭